各种骑马方式的扶助和马匹该用的装备

2023-02-16 09:12:17  来源:互联网

自己总结了一下各种骑马方式的扶助和马匹该用的装备。如果有发现不足还希望大家留言补充补充。

速度马扶助与装备


【资料图】

首先给大家最深的应该是速度赛马,印象特别深。速度马一般用的扶助主要是手、声音、还有鞭子、骑坐重力主要加在马背,力量通过脚蹬连接鞍骨加在马背,鞍子的鞍翼很小,脚蹬挂钩一般采取封闭式,一般配有主、副肚带,前胸带,还带有颈圈。

手主要是控制方向和速度,速度马的口衔铁一般较细,由于手的力量较大,往往会选择不易脱口的口衔,或带下颚口圈的专用衔铁,水勒缰往往很简单多是尼龙带外包PVC材料,不怕马匹高速运动后汗液的浸泡,但很结实,缰绳较粗硬度大可以推出去手握处有防滑。

声音扶助主要是给出预扶助提醒马的注意,让马集中精力之后再给出行为口令。鞭子主要是驱策马快跑的,但是一般很少打马。

障碍马扶助与装备

其次是障碍马,障碍马的扶助主要是手、腿、马刺、鞭子和骑坐。

手上的扶助比速度马复杂。一边手为方向提醒另一边手为速度控制,相辅相成来配合使用,一般水勒缰采用真皮设计,而且配有唇革,缰绳有距离分段设计,障碍有时也会使用双缰,主要是马匹不易控时会用到,一般情况下配合胸带低头革使用,低头革作用是为了在身体运动时不给马嘴带来不稳定的晃动,目的是尽量让马舒服的受衔而自然低下头。

腿的扶助也比速度马要复杂,分为腿持续发力扶助、和间断发力扶助、脚跟给力、及膝盖给力(主要在起身时使用)这里要注意膝盖辅助和小腿脚跟并不能同时,小腿和脚跟往往是坐在马鞍上使用的扶助,鞍子的鞍翼相对短,鞍座较平缓,其目的主要是不妨碍腿部的扶助及马跳跃时肩部的肌肉收缩,鞍座也是为了后肢起跳发力时减缓给骑手带来的冲力。马刺和鞭子都是为了给马更强的动力,或者是在马犯错误时及时惩戒马匹的。

骑坐方面要求高一些,要平衡,重心也要随着马不同的状态有前后的移动。

舞步马扶助与装备

再次就是马场马术(舞步),扶助要求最高,手、腿、马刺、骑坐。手的扶助必须要带双勒才能完成相应动作,控制方向、速度、马的状态、马脖子的重心调整、还有马的注意力(和腿一起配合)。水勒缰一般采用真皮设计,口衔分为小衔和负责扣脖的大衔。

腿上的扶助有三种方式,紧贴鞍子(和动力辅助一样)、轻靠鞍子(正常脚跟向下时的力量)、小腿依靠膝盖支撑充分脱离鞍子。

而由于舞步是一直坐在鞍子中,使用有些腿部扶助时可能会影响骑座重心的变化,这时需要膝盖的扶助来保证使用腿部扶助时不影响身体的平衡。舞步鞍安座较深,腿部的扶助较复杂,鞍翼较长,摩擦力较大,鞍翼面积大,腿部和鞍翼接触的摩擦力大,使腿部的各种扶助更加的明确,再依靠骑座身体重心的变化和手的动作配合来完成复杂的高级步法。

马刺主要是用于动力补给和提醒马的注意力,用法也比较多,轻磕、挤压、压提以及以不同的频率使用都会对应一种不同的扶助指令。 所以让马懂这些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马有很高的智商,人要有相当好的骑术功底,还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灌输,强化训练形成对应扶助的条件反射,还要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一听就头疼吧?也很少会有老板会自己投入大量的资金付出大量的时间去调教舞步马,在中国人看来这种行为很得不偿失。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国人培养子女所付出的诸多精力就如同国外培养一匹马所花费的精力一般。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国外舞步马的扶助指令来调教属于我们自己的舞步马呢?舞步马的骑坐要求是最高的,而且姿势最优雅。

听我讲完大家多少会对这几种骑术有所了解了,速度马经过调教可以把马教育为障碍马,障碍马足够聪明也可以向上调教成舞步马,马的能力不一定会到比赛级别,只是从骑术上会有对马的分类。

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度马最好入门,换成普通鞍子就是"野外休闲骑乘"的骑术程度了,再想往上进阶就需要再学习。往往一匹马被教育后你再用曾经的方法去骑是行不通的。马匹是要骑术去匹配。

有些学员总会有疑问,以前我都骑过这匹马,为什么现在不给骑了?教练真缺德,其实不是这样的,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匹速度马被调教为障碍马,口变的很轻,感受腿的扶助变得敏感,速度骑手骑上去,一个腿踢,马跑了,想让马停就狠拉,马越拉越狂躁还是不停,骑手再给一脚,马一撩蹶子,骑手就下马了……

还有些舞步马,动力很强,带双勒习惯了口也很重,腿上功夫不够的骑手骑上去马就缩短快步甚至自己启动跑步跑起来,骑手一拉,马授衔了,但是却停不下来,这种情况下跑个20分钟缩短跑,骑手坐的都很稳,但是手却已经酸疼的没有力了,马还是持续兴奋……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马不是随便骑的。任何一个大骑手都不会说拿来匹马就敢上,不是他们没实力,胆子小,而是他们还不了解面前陌生的马,马也不了解他们,他们需要相互熟悉后才能切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