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资料图)
老年女性,主因夜不能寐且言语颠乱,躁动不安。网上诊治,仅有舌象。首先这属于阳证,因动则属阳,静则属阴。此处暂且不予讨论真假问题,我们医家第一感受是阳性的症状。询问家属二便情况,大便数日未行!阳明腑实?看官且慢!这时候开始辨虚实。
是否口渴?答饮水不多,渴不欲饮。结合舌象舌红无苔。
加之高龄,又是新冠外感热病之后,定非实证,辨为虚证,但大便不通,同时不得寐,躁动乱语,不通大便安能静其心智,阳证的虚证,补虚泻实,拟方如下
吴鞠通新加黄龙汤之扶正攻里,增液行舟之法。服后大便得通,四日后可以入睡。
同时,患者躁动不安,又仍有外感余邪不尽,略有畏寒,咳嗽,攻里当需解表在先,表里兼顾,拟方风引汤变通
耄耋老人,正气亏虚,到此阶段再辨阴阳虚实,不能孟浪,治疗后舌象
黄玉璐的中医理念里,所谓阴阳不过一气耳。一气周流升降浮沉,升则为阳,降则为阴。人之一气当首推阳气,阳为动,没有阳气,所有的物质,阴津只不过一潭死水,一个皮囊而已,所以左路升发为大道。所以黄氏拟天魂汤,地魄汤调补阴阳,若有虚脱之虞,再拟乌肝汤,菟髓汤力挽狂澜于既倒。
此处老人虚而津伤,尽管增液行舟也恐阴气损耗过甚,但是阳气不行,徒滋阴无益,而黄氏之乌肝汤正是阳中求阴之法,颇合病证之虚状。拟方如下
此后再调数方,老人家情况稳定,身体大有起色。此乃老人之福报,余不敢偷天之功。但临证辨阴阳虚实乃当务之急,用药如用兵,岂敢马虎!
病例二
老年女性,由家属搀扶而来,呕逆不止,气短不宁,神情困顿,不发一语,面色苍白,眼神呆滞,扪其手臂凉,额上冷汗,脉沉细微而数,舌淡而几乎无苔。当首判其为阴证,有欲厥之象。患者家属谈到此前前有脑血管病,输液治疗,后有轻微外感,家中用药后出现此证,进食即吐,朝食暮吐,频繁呕吐粘液,时时有头痛。越来越重,特来就诊。
朝食暮吐,此为胃反,大半夏汤主之。但是患者又有吐粘液,干呕不止,头痛,有中风病史,阴证之中又有实证,痰饮在上焦之证,病机十八条: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大半夏汤偏于中焦,此患者病在上,故选伤寒论之吴茱萸汤,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另外,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嘱其家属煮陈皮配生姜煮水频服。
患者阴证有欲脱之象,如果出现燥烦不安,脉爆出,那就可能有生命之忧。所以马上需要服用的不是上述二方,而是四逆汤加味如下
马上服上方,少量频服,一剂后,服下方和陈皮配生姜水。
患者四日后可以进食,精神渐有起色。呕吐几近消失。
二诊,我犯了一个错误,脉象较前有力,舌淡有一层薄白苔,竟以“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拟此方善后。
走后心中忐忑,恐有不周,突然用此凉润之法,恐有不妥。果然拿药后次日晨家属电话告知服药后半小时呕吐不止,头晕不能坐起,自己顿感用药臆测之误也!
再用吴茱萸汤,呕吐减轻,静脉输液参附注射液,口服理中丸,现在情况越来越稳定。
治病之法如同兵法,起伏跌宕,危机四伏,一时不慎,脱离实际,仅凭臆测,纸上谈兵,性命之托,不得不慎。阴阳虚实为首要之务,医家当明察秋毫,抽丝剥茧,才能拨云见日,挽大厦之将倾,扶狂澜于既倒!